如何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稿(非学术性经验)-写给新人们
论坛上已经有了不少类似主题的帖子,近来看到许多虫友抱怨编辑对自己的论文处理太慢,大多是急需文章,而文章一直杳无音信,得不到结果,甚至小修的文章出去几个月都没有消息!鉴于此,也来说几句,希望对那些导师没有时间关心的硕博们投稿时参考,尤其是等着文章毕业或评职称的虫友们,如果能起到些许作用,我就甚感欣慰了!
当然,最科学的选择期刊发表你的文章的方法是根据你的文章的学术水平而定,我不想在此方面赘述,因为学科各不相同,期刊浩如烟海,实在无法总结出有用的东西。
其实,实验工作结束,写文章之前,你就应该规划你的文章的去向,当然有许多牛人在计划实验之前就定下了文章的去向,也就是说这些文章是为特定的期刊“量身定做”的,当然录用几率非常之高!然而,对于新人们,比如我自己,多数情况下是先做了一个自己觉得有意思的课题,做完了实验才想着如何介绍给大家。因此,在你平时看文献的时候,最好对本学科的期刊有所研究,总结出一些规律,也许对你将来投文章有很大帮助。个人觉得,以下几点值得大家在投文章时关注,这些比较容易做到,也不会花很多时间,因此推荐给新人们:
1、期刊的兴趣:不同的期刊尽管有时已经给出了自己的发表文章的领域,但是你只要认真的看三五期你就会发现,它们在自己的领域中还是有偏好的,这往往是受到期编辑部人员背景的影响,也就说这方面会受到期刊人员(尤其是主编和副主编)的变动而发生变化,例如,上世纪80年代,JACS对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的文章还是比较推崇的,后来一直到07年前有机化学领衔主演,近期纳米材料也有了一席之地。前面与Bard很有关系,中间时期与主编副主编中众多的从事有机化学研究的学者一定有牵扯,现在结构的调整导致目前的结果!如果你的文章华而不实,请投letters,如果你的文章理论基础扎实,或者实际应用面面俱到,请投full paper。一般你的文章已经具备了一级学科核心期刊的水平,那就不用为慢而苦恼,因为这些期刊为了自己的声誉而不会拖无名小辈的文章,要么直接拒回,要么一切正常进行,多数在2个月以内会有结果。
2、期刊的刊载能力:期刊的刊载能力是一些急需文章的作者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影响因子处于连续上升的二级学科非主流期刊。这些期刊往往学术性要求不是很高很专,趣味广泛。如何确定一个期刊是否处于这种状态不是很难,首先可以关注它的近几年的IF,如何在2-3之间跳跃性振荡,忽涨忽跌,就应该小心了。然后看它每年有多少期,每期大约能发多少篇文章,再统计一下有多少在线的文章,如果你发现它每月在线的文章量大于或接近能够刊登的文章量,那它就是一个“出不敷入”的期刊,由于它为了保住IF不快速的下滑,不能增加期数和每期的文章量,能做就是大幅度超前出版!由于它的不错的IF和较低的拒稿率,已经吸引了很多专业的作者投稿,那么,编辑们实际上能做的只剩下故意拖延稿件的处理进程,往往一个月左右才指派到副主编,三五个月才整理审稿意见,修改稿没有限定提交截止日期等等!目前Food Chemistry就处于这种状态,已经出到12月份了,还有260多篇在线。不过这样的期刊还是容易中的,前提是你很乐意和它们耗时间!如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就是如此。有些期刊的相关信息十分隐蔽,因为很多稿件即使录用了也在编辑部不在线,在线的少量文章是将要正式出版已经校样的稿件,但是你可以通过多看一些已经发表的文章收稿日期和正式出版日期进行计算!隐蔽性最大的是一些经常要求作者resubmission的期刊,其实标注的审稿日期之前已经折腾了作者们半年甚至一年!对于这样的期刊,唯一的办法是问问身边的其它有经验的人。
3、审稿周期:期刊的审稿周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杂志编辑部的工作状态,因此未投稿之前,新虫们可以从侧面了解你意向中的期刊对审稿人是怎样要求的。如果期刊的邀请审稿信希望受邀请者3-5天决定能否审稿,如果20天左右返回审稿意见,如果拒稿最好在10天以内返回意见的,应该是负责任的不错的期刊,因此虫友受到如此的邀请,不妨拿出来共享一下。如ACS、RSC和Elsevier的部分期刊(如BB和EC等)都要求2-3天决定是否接受邀请,2 week返还审稿意见。而如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半个月过去了还在提醒审稿人是否准备审稿!
4、明珠暗投:有些人做的东西在自己的领域不算优秀,如果换个角度去写文章,投到其它领域的期刊,说不定就是一个香饽饽!例如,你是搞物理的,有很好的物理计算模型和功底,不妨选择一个化学或生物模型应用,投化学或生物类期刊,往往又快又好。现在做纳米材料的经常将材料合成以后简单应用投给分析化学的期刊,因为他们的材料做的漂亮,表征的详细,反而比做纯分析的更具优势!如果你做无机材料的,研究材料对生物相关物质的催化、分离或检测,投给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期刊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5、研究Editorial Board:许多期刊的风格主要源于主编,其它顾问编委甚至副主编都是名誉上的配角,因此这样的期刊你在投稿前稍微研究一下他是很有必要的。在google上搜索一下登录他所在机构的个人主页,除了了解一下他的研究兴趣,主要是看他的group有没有专职助手!有的已经明确指出该助手就是为了他的期刊服务的,如:Electroanalysis 的主编J. Wang和Electrochem. Commun.的主编R.G. Compton。那么投这样的杂志,最起码你的稿件处理进程是非常正常的。有些期刊是副主编负责制,而且投稿时需要推荐,那么在投稿和Cover Letter中选择推荐副主编是非常重要的。有些虫友认为不应该选择中国和日本籍的,我不这么认为,凡事须区别对待。如果你对自己的文章有信心,投的是本学科主流国际影响力较大的期刊,你完全可以故意选择他们,因为他们感觉能做到重要国际期刊的副主编很不容易,工作一般很卖力,而且,与欧洲人相比,亚洲人一般是工作狂,尤其是年轻的中国和日本牛人,晚上和周末是不休息的!不过,如果你的文章存在某方面的硬伤,那么精选副主编要权衡他的学术和工作效率,两者取得平衡。比如你的基本理论不扎实,文章的亮点是方法新,获得的结果好,那么你千万不要推荐给那些经常发表6 pages以上article的专业副主编,最好选对你的方向稍微擦边的其它学科的人负责你的文章。相反,如果你的工作的核心是细致的工作,那么你就应该选择经常指导他们的学生们做类似工作的编辑们!总之,期刊的编辑部不会经常变化,而投稿人选择的期刊是变化的,因此需要灵活应变,最终选择合适的期刊发表你的文章。
6、精选Reviewer:有人认为推荐审稿人只是投稿的一个环节,编辑不会用你推荐的人,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多数期刊在多数情况下是采用你推荐的审稿人的,只要你推荐的审稿人满足一定条件,这种几率就更大。因此,你投稿时不要胡乱的在你要投的期刊上拷贝审稿人,要带着研究的态度去推荐。有竞争力的期刊编辑一般参考你推荐的审稿人按专业接近程度送审,因此推荐的审稿人曾经在你投送的期刊发表过文章,编辑就更容易根据他注册时提供的信息进行比对,不过如果你提供的人是该专业小有名气的学者,即使他没有投过该期刊,编辑也是容易评价的,因为地球是很小的!在考虑以上因素的同时,推荐审稿人应考虑以下几点:
(1)方向接近;
(2)水平不要过于悬殊,因为如果你投的期刊在你的研究领域非常一般,而你的学术出身又不是很耀眼,特别牛气的人很可能拒审,尤其是亚太地区的所谓牛人;
(3)核实通讯e-mail,因为有些文章上的地址是学生用自己的信箱而以老板为名(中国最常见,国外不允许)通讯的,有时学生毕业甚至未毕业都基本不Check此信箱了;(2)、(3)经常导致审稿周期的延长!(
4)你和你老板的学术圈子:多数做学问的还能客观公正,但是有些老板树敌较多,喜欢到处攻击,或者做各种评审过于刻薄,你不得不注意回避那些有积怨的group。
(5)审稿人的背景:第5大点选择编辑的方法在此也有用处,而且选择审稿人的空间相对更加广阔,因此可考虑的因素可以更多一些。这里额外提出的建议是当你学科领域有一些和蔼仁厚的长者时(从会议,其周围的人,学术圈前辈等处了解),不妨推荐一下,即使其指派学生审稿,也会给你温和的意见,而且有一些好的建议,得益于他们的学术影响力,如果其他审稿人的意见不是特别尖锐,就容易通过了。因此,大家若希望自己的论文处于顺利的处理过程中,选择期刊时也应该选择那些按游戏规则办事的期刊。少数期刊尽管不按一般规则办事,但是他有自己的评价体系,也不失为不错的期刊。如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你刚投了它,在你的文章还在处理过程中,可能你就接二连三的收到审稿邀请,哪怕你是第一次投稿的新手,它用的不是推荐审稿人,而用的是数据库审稿人,不过期刊会在年底进行评价,对于那些显然有背期刊宗旨进行审稿的审稿人,以及无法熟练运用英文表述的审稿人,数据库会删除其兴趣范围的信息,同时也被取消审稿人资格!不过这还是有弊端的,目前该杂志很难成为被广泛承认的顶级杂志,这可能是原因之一。
(6)选择精力充沛的审稿人:这很难挑选,除非你在本领域已经摸爬了很久。不过一些社会兼职少,行政头衔少,建立时间不长但发展态势较好的课题组负责人多属此种。从亲身体会而言,由于我们方向导师限定每届学生数,我的学生都控制在4-6名以内,再加上我没有任何兼职,只要我稍微勤奋一点(每天工作15小时),不会影响任何学生的稿件,目前为止,还没有超过10天返还审稿意见的事情发生,同时偶尔还可以有时间到小木虫看看资源。
7、谨防误投猫腻期刊:少量的期刊存在猫腻,已经成为该领域一些课题组硕、博毕业的保障线,大家心照不宣。鉴别的方法是看看该领域是否有较牛的课题组每年有4篇以上的文章发表,同时该期刊又有不错的IF和论文出版量。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大家都有难处,有些课题组实在庞大,鱼龙混杂,为了博士们可以毕业,又不能过于降低要求有损颜面,不得不留下后花园。因此虫友们如果看到一些说某些不错的期刊很好发文章的帖子,要注意甄别,因为可能发帖者感觉是这样,也的确如此,是因为他有一个在圈子里的老板,你要去,不但不好中,反而比其它的期刊更难,因为资源有限,需要留足啊!
有很多说的不对的地方,望见谅于大方之家,我已经申明,这里谈的是非学术性经验,目的是为了帮助一些初学者,因为近期我将远游,离开学生们较长时间,花点时间总结一点留给还没有将要进入本课题组的学生,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几点,借小木虫平台和大家分享,仅代表个人观点。其实每个学科都不一样,这里有很大的局限性,大家应举一反三,我经常苦恼的是我有少数学生总是不能做到这点。
其实我一直鼓励和赞同以实力去做科研,以科研去促生产,以生产去改变自然。但是学生的青春有限,于是我又致力于保证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按规定的要求毕业,然后他们自己获得自我的超越和发展。